主题: 老阜城街印象记————老地方

  • 飞鸟爸爸
楼主回复
头像装饰卡
阜宁论坛编辑阜宁论坛编辑
  • 阅读:3117
  • 回复:0
  • 发表于:2015/12/9 15:04:35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阜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出自《风韵》一书,作者:澄石

在老阜城街上,曾有许多处老地方令人留恋、追忆。这些老地方,在那个年代是人们向往和游乐的好去处,对寻常百姓的生活也起到了极其丰富的影响。昔日老地方,现今已在现代化建设中悄然远去,但它印记的历史痕迹持久留在人们心中。

红墙。在阜宁,提及红墙这个老地方,年经人未必知晓,惟有老阜城人方知这个叫红墙的老地方。

红墙,原处于阜宁西侧老粮库一端,由一排围墙面朝串城而过的老204国道的南侧面,长约70米,高约2米,均为红粉颜色涂的墙面,因而被人们称之为红墙。昔日,红墙这里堪称风水宝地,日复日,年复年,岁月四季总是红红火火,公家收购、出售、储备粮食在这里,市民村民进行粮油交易在这里,可谓是昔日阜城粮油市场的集散地。到了60年代文革期间,红墙这里因地域空间宽敞,则成了造反斗争的重要阵地,一张张大字报张贴在这里;一场场大辩论争峰在这里;一次次大武斗撕搏在这里;亦成了往日一段沧桑和悲哀。

时年,我初懂事,好奇心雄,经常聚集学友来到红墙,看看热闹,逛逛市场,领略红墙的别样风姿,尽享学童的快乐。到了70年代,每逢领袖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县里总是要举行畅游射阳河活动,各路的游泳队伍都聚集在红墙,从拐弯处一码头下水,畅游至射阳河东端老轮渡口。我是每年畅游队伍中的一员,自然地怀有一份敬仰之心,畅游射河,兴奋不已。后来我应征入伍了,记得临行时,就在红墙这里集中乘船离开家乡的。坐在船舱里,我眺望着被初升的太阳照射的红光闪烁的红墙,心想,别了红墙,何日归来再见啊。

时间慢慢地在时代进步中流逝,红墙原有的厚实风姿逐日俱高。到了80年代,我每次回家,都会情不自禁的来到红墙旧处,流连忘返,品味着那特别的韵味,既可叹更可赞。可叹的是我再也难以寻见到留在记忆中的红墙旧影子和那些事态景象了。可赞的是红墙已旧貌变新颜了,原依傍的沙石路已变成了平坦的阜城大街,红墙四周已被那星罗棋布的商业网点、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尤其是兴谷大酒店、林海大酒店、上海大酒店和兴谷商贸城、阜宁书城、咖啡厅、专卖店等,完全改变了昔日红墙的自然宿命,注入的是新时尚、新潮流、新生活的缤纷文化元素,使之红墙风景仍独好,同时也得益于这个和谐年代造化了红墙这个老地方。

老轮渡。人啊,上了岁数时,怀旧情愫总是油然而生。

老阜城境内原有许多老地方,令人遐想。其中,有一处老渡口,则是阜城老街东侧老204国道,穿越射阳河两岸的大关码头处,现址在新大关路通至新阜宁大桥两端,北桥端竖有石碑纪念。岁至今日,不时遐想起老渡口。

记得小时候,外婆给我讲处水龙王闹海的故事,母亲给我讲过渔家儿女搏浪为生的故事,那时听得比较朦胧,感受颇浅。后来,我读过一些史料,听了不少传说,方知老渡口的历史沧桑和美谈。宋正治二年,范仲淹修筑公堤曾路经此渡口,见此处河水涡急,淤泥堆聚,实感有筑堤之需要,于是,范公堤由此向东南而建,则造福一方百姓。另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兴致勃勃在此渡船南行。还有实例,当年解放军也在此渡口乘胜南下。穿越时间的隧道,老渡口流传下一串串动人的佳话。

而真正意义上的动人之处,当数解放之后,这老渡口为人们的南北穿行、两岸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正因有了这老渡口,则才没有阻隔两岸交通,因而,老渡口久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那样亲切、可爱。

早期,老渡口唯有一条小木船载人过河,一条拉纤式大木船载车过河,孩提时,我经常与小友驻足北岸,观之,射阳河水奔流东去浪击两岸情景;赏之,对岸地那清香飘逸的芦花醉人图;听之,渡口老船工激情吼出的号子歌;追之,跟着飞驰的汽车后面尽想超越梦想的快感。到了七十年代初,那小木船和拉纤式的大木船被汽渡船取而代之,汽渡船一次性可载几辆大汽车和众多行人。好奇的人们,每逢周末来到渡口,花上几分钱,乘坐汽渡往返南北之间,听到那汽笛一声鸣叫,心境随之荡漾,站在甲板上,静望着水面,不时见到鱼儿跳鸟儿叫,不时看到一艘艘客轮货轮穿梭于射阳河,还能尽情地领略射河两岸的好风光。

现今,老渡口处景象又一番别样红,1978年阜宁大桥在县城西侧建城,那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了,打此,南北人来车往均经阜宁大桥而行,老渡口有载人过河。到了1999年,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老渡口处又建成了新阜宁大桥,至此,老渡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并再度焕发英姿,大关路直穿南北,两岸高楼林立,一座新城区已在两岸勃起。当我和更多的人闲庭信步于大桥之上时,油然而生的不仅是对老渡口旧时景象的追忆,更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畅想和追逐。

小猪集。小猪集,是老阜城人常挂在嘴边谈起并经常去集市闲逛的老地方。小猪集原在老北门街北侧城郊结合部处,老部队三六九医院东侧。集市设在土硬路的两侧,长约百余米,宽则三米余,形成于50年代初,散集于70年代初。时年,小猪集是阜宁较有名的集市之一,它是购销苗猪、生猪的主要集散地,生意火红,热闹非凡,老街上人闲睱总爱去这个集市逛逛,听听那生猪的尖叫声,看看那生意人的忙碌样,别有一番情趣。原址已荡然无存,现北门街百盛花苑处即是当年小猪集的旧址。

老球场。在50年代至70年代间,阜城老街上有两处灯光球场,一处是老县委大院门前的篮球场,一处是现在的府前街水利局宿舍地段的篮球场,这两个老球场都曾是举办篮球比赛的场所,印象中,观看最多的球赛当数县联队同原369部队球队的比赛,逢年过节还可以看到兄弟县球队来比赛和县内各企业、各乡镇的篮球联赛,时年,这两个球场可谓是县内重大体育赛事的主要场所。

老火车头。在文革期间,阜城老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火车头这个地方。在阜城老街西街,曾有一座象似火车头的二层小楼,这个建筑物始建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为一家综合商场所使用,文革期间,一度成为造反派“文攻武卫”的集中点,在这里曾发生过多起井岗山与三一师之间派别武斗,故此,老火车头在那个年代非常有名望。现邮电大楼即为老火车头的旧处。

老轮船站。原位于射阳河畔,旧址即在“阜宁外滩”对面小高层脚下,老码头即在“外滩”周围。老轮船站始建于50年代。时年,为阜宁主要交通水道,前往上海、南通、盐城、镇江等地的人均要从这个老轮船站乘船南下,直到80年代末,老轮船站还有船开往盐成、建湖、永兴、吴滩、合利等地。货物船通航四面八方,直到90年代初,可以说为阜宁人水上交通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故而,至今人们对老轮船站还有怀旧之情。

老澡堂。时年,阜城老街上有两处老澡堂,一处旧址在三官殿桥南侧不到百米处的小南溪澡堂,一处在老街西侧南市巷内的人民浴室。这两个老澡堂时年为老阜城街人沐浴的最佳去处,也是“社会消息”发源传播之地。小南溪浴室不算大,印象中澡堂内原有一块老石板櫈子,是供擦背闲坐的。老人民浴室地方较大,室内宽敞,浴床多,浴池大,老街上有不少老人坚守在这个老浴室数十年之多,他们任劳任怨,服务为乐。印象中,老浴堂服务项目有:擦背、冲水、上水、修脚、上茶、挂衣、看车、抱孩、叫人等等。印象中,小的时候,同大人去洗澡,见到小孩就在池中打水仗,不知喝了多少澡水;大的时候,三朋四友去洗澡,互相都很客气,争着付浴资;再大的时候,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洗澡,亦有天伦之乐快感。总之,老阜城浴 室给老阜城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后来,老浴室的主人刘大爷对老浴室几经修建、几经创新,在激烈的洗浴业竞争中坚守到了21世纪初。

老文化馆。现阜城新盛街老图书馆,即为老文化馆前身。老文化馆始建于50年代,文革期间,老文化馆前面有两排宣传橱窗,时常举办一些书画作品展览和配合时事政治的宣传画展览,曾吸引数以千计人驻足观看,人们从这个橱窗透视,了解到不少国内外政治、文化方面的情况。老文化馆内有数十间展室,院内有一个小舞台,逢年过节和夏日纳凉,在这里的时常有文艺演出活动和说书、故事会等活动,院内还有两对石桌子、石櫈子,专供人们下棋打牌。记得,当年院内还放一块大鲨鱼骨标本呢。总之,时年,老文化馆这里几乎天天有歌声、琴声、笑声,周周有文化活动,有展览,不愧是城乡居民的重要文化场所。

当然了,在阜城老街上还有许多解放前和解放后的老地方值得追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就让其久留在人们记忆中吧。
懂得珍惜才留得住快乐!
  
您好,看看就成,有什么想法还是另外开帖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