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从盐城的千年变迁里感受阜宁的轨迹!

  • 黒色ン誘惑灬
楼主回复
  • 阅读:4196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13 8:43:22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阜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盐 城

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

至今拥有2100多年历史

历经王朝兴替

始终安居黄海之滨

生生不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今天,

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

通过建置沿革

去感受这座城市的

千年变迁

江苏现在的政区面貌并非形成于一朝一夕,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的,省内各自然区域由离散走向整合,统县政区格局由变动不居走向稳定,县治分布由北密南疏走向南北大体均衡,都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观察江苏的现行政区,我们能够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印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现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


春秋时期

前486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进入周代以后,随着周人通过分封建国的方式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以及各地原生文明的进一步成熟,一批新的邦国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诞生;产生于江苏境内者,有宜、吴、邗、钟吾;兴起于附近地区而后势力范围延伸入江苏者,则有徐、楚、越、鲁、宋、齐等等。随着这些国家的发展,江苏境内城邑的数量渐次増多:自周初至于战国,名称见于文献的凡有20多个。其中,主要为军事目的而建者,如吴国的淹城(今常州市境)、越国的越城(今南京市境),在区域军事冲突止息后,往往便跟着走向废败;而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邑,如姑苏(位今苏州市区)、延陵(位今常州市区)、彭城(位今徐州市区)等,则大多保留到了郡县制时代并成为县治乃至郡治。


盐城

西周前为“淮夷”地。



秦时期

前209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两年后灭齐,在统一六国的同时也占领了江苏全境。全面推行郡县制的秦朝先后至少在江苏境内设置了29个县。其中,彭城等13个县位于淮河以北,吴县等8县位于长江以南,广陵等8县则位于江淮之间。这些县分隶于东海、四川、会稽、故鄣、琅邪5郡,诸郡之中,仅会稽郡治(吴县)位于江苏省境内,其余均治境外。


盐城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始建盐渎县。



西汉时期

前8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进入西汉以后,在和平的政治形势与相对宽松的赋税制度下,随着人口的増殖,江苏境内的县级政区(县及侯国)稳步増加,在公元前后其数目已有近60个,约为秦代县数的2倍,也达到了上古时期的高峰,明显地表现为北重南轻的格局。诸县所分隶的9个郡级政区中,会稽、临淮、楚、广陵、泗水等5郡(王国)的治所均在江苏境内,郡治的增加,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江苏开发程度的提高。


东汉时期

140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两汉之际的战乱导致了各地人口的下降,基于此,东汉朝廷在平定天下后便对国内政区作了大幅度的省并,江苏境内也有多县(主要位于淮河以北)被裁撤。此后,江苏的县级政区数目长期保持稳定,东汉末年时省境共有48县(侯国),其中淮北22个,淮南、江东各13个,诸县分属的8个郡级政区中则有6个治于江苏境内。


魏吴对峙时期

262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沿江对峙,江淮之间的县大多因战争而荒弃。江苏省境处在曹魏控制下的淮北地区以及淮南沿淮一带,在魏末共置有21县(侯国)5郡(王国),诸郡分隶徐州与豫州。同时,孙吴控制的江南地区及江北沿江一带共置有12个县级政区(县、侯国、典农都尉),分属扬州管内的3个郡(典农校尉)。在孙吴的统治之下,江苏长江以南的县数虽较东汉有所减少,但当地的开发程度却在不断提高,基于人口和聚落的増加,结束分裂局面的西晋朝廷在该地区共设置了22个县,江南在县数上首次超越了淮北(共21县)。


西晋时期

281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西晋统一后的和平环境与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则促使部分江东百姓迁入江淮之间居住,三国初年被撤并的江淮郡县因此大体得到了恢复,西晋晚期,当地县数重增至13个。县级政区数量回升的同时,江苏地区的郡级建置也在増加,诸县凡分属于12郡(王国、公国),其中9个郡国治于省境。西晋江苏的高层政区格局则较过去无明显变化,各郡国仍分属扬、徐、豫3州。


盐城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南北朝先设射阳郡,后改盐城郡。



南齐北魏对峙时期

497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苏的淮南、江南地区作为移民的集中流入地,其间侨置了大量的州、郡、县。东晋末年,江苏全境政区可考者竟达7州44郡158县。进入南北朝以后,随着移民浪潮的减弱和“土断”政策的深入推行,江苏的郡、县数量整体呈减少趋势,然而州数依然处在增长之中。到隋朝建立前夕,江苏境内共有11州34郡84县,州以领2到3郡者居多,而郡至有仅领1县者,各级政区行政幅度的严重畸化已使得政区改革迫在眉睫。


隋时期

612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场改革自隋开皇三年(583)起开始施行,开皇九年隋灭陈后被推广到江苏全境,其内容一方面是大力省并政区,另一方面是调整行政层级,将原先的州--郡--县三级制简化为州--县二级制。经改革,江苏境内凡余37县,其中淮北14县、淮南10县,较北朝晚期各减少了40%多;江南余13县,较南朝末期减少了近60%。至于统县之州则初为10多个,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后降至8个,基本恢复到了东汉时的水平。


盐城

隋大业末年(618年),韦彻据盐城称王立射州,分射阳、新安、安乐3县。


唐武德七年(624年),废射州复盐城县,属楚州;



唐时期

741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唐朝江苏的州、县数与隋代基本相当,省境在唐末共有9州40县:淮北地区12县,淮南11县,江南17县,江南的县数再次跃居诸区首位;9个州的治所均在江苏境内,这意味着江苏省域各地在行政上已愈发独立于周边地区。唐朝政府还以户口多寡与事务繁简为参考排定了天下州县的等第,截至盛唐,江南诸州的等第已普遍超越江北各州;到晚唐时,江南除了自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金坛(今金坛)、义兴(今宜兴)等县外,其余诸县已几乎清一色地升为望县,县等水平远在淮南之上,更非频遭战祸的淮北地区可比。


盐城

乾元元年(758年),置盐城监以管楚州盐务。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划属泰州并设海陵监驻东台场,以监管南北盐场,东台名始见史书。宋代属楚州。



南唐吴越后周峙立时期

954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五代十国时期,江苏省境曾为多方势力所分据,徐州(今徐州)一带递属梁、唐、晋、汉、周等中原王朝,苏州(今苏州)属吴越国,其余地区则先后为杨吴和南唐的领土。作为杨吴等割据政权的腹心地带,省境的淮南、江南部分得到了更深入的开发,两地的县数也较唐末有所增加,淮南凡增5县,江南亦增2县。省境统县政区(府、州、军)的数量也有所增长,在五代末年共达12个。


北宋时期

南宋金朝对峙时期

1111年、1208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北宋时,由于政治改革的影响,江苏县数较五代末年出现了少许倒退;南宋时,受宋金、宋蒙战争的冲击,两淮地区的县治发生过一些变化,然一旦形势稳定下来,则又会恢复到战前的局面。两宋时期江苏的州数较五代有所增加,统县政区的平均行政幅度随而缩小,位于淮南的扬州、通州、真州,长期仅领2县。在州之上,宋代以“路”作为准高层政区,为了遏制地方割据的势头,同时也是出于保障漕运效率等经济方面的考虑,两宋的路分与自然的山川形势严重相违,治于江苏境内的淮南路(淮南东路)却在淮北辖有多个州,即是典型的事例。


元时期

1330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元代江苏境内的县治格局较之两宋时期变化不大,然而统县政区的设置则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其间有以路领府者,有以路领州者,又有以府领州者,层级关系极为错综复杂。新出现的高层政区行省,虽治所、辖区屡变,但其区划总体是逐渐走向合理:元末,江苏江北地区归河南江北行省统辖,江南地区则属江浙行省管理。


盐城

元代隶扬州路、淮安路(后改扬州府、淮安府)。



明时期

1582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有明一代,江苏境内较元末新增了4处县治,其中3县在江南,1县在江北,余处变化不大。明末,江苏境内的47个县及散州凡分属于7府1直隶州,各府、直隶州均在同一个高层政区亦即南京(南直隶)的统管之下。明代政区边界与自然山川的犬牙相错较宋、元更甚,不仅高层政区南直隶地跨长江、黄河,作为统县政区的应天府(今南京市)也是兼领长江南北之县。


盐城

明清时分属扬州、淮安2府。其间,阜宁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县,东台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县。



清时期

1820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这样的区划基本被后世沿用了下去,江苏省最初即是由江南省亦即明南直隶纵向分割而来。清顺治十八年(1661),原通管江南全省的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划区而治,康熙六年(1667)两司分别更名江苏布政使司与安徽布政使司,标志江苏省的基本形成。清末的江苏省凡设有8府、3直隶州、1直隶厅,下辖62县、3散州、4散厅,尽管政区种类较明代有所増多,但行政层级已确定为省--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制这一种,复式统辖关系的消亡是清代江苏政区的又一明显变化。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1915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华民国初年,江苏省的建制已完全成熟,时北京政府推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江苏管内凡有5道60县,其辖境与清代基本相同。南京政府废除各道,以江苏省直领诸县,同时又将一些大型城市单独划出,设立名为“市”的政区,其中个别市因政治或经济地位的优异而交由中央直辖,南京市与上海市遂被划出江苏省外,江苏的省会也由南京迁往了镇江。民国38年(1949)时,江苏共置有62县与2个省辖市。


盐城

民国年间先属淮扬道,后废道隶省,先后设江苏省行政第十督察区、盐城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治所均设盐城。


1941年9月,盐阜区行政公署成立,盐城分为盐城、盐东、建阳3县,阜宁分为阜宁、阜东2县,盐阜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淮安、涟水7县和涟灌阜边区办事处;东台县属苏中二分区。


1942年4月,析射阳河以南、串场河以东、黄沙港以北建射阳县,同时将涟灌阜边区改为潮南县(后改滨海县);5月,析东台北部建台北县,均属苏中二分区;11月,东台、泰东2县并为东台县。



1944年10月,台北县并入东台县,因二分区撤销改隶苏中四分区。


1945年10月,盐阜行政区改为盐阜分区;11月,东台县析出小海、滨海和堤东区,与9月成立的大中集垦区特区合并为台北县;12月,盐阜分区改为苏皖边区五分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滨海、淮安、涟东9县;原苏中三、四分区合并为苏皖边区一分区,东台、台北二县均隶一分区。


1947年2月,以通榆公路为界改五分区为新的五分区和十一分区,路西的盐城、建阳、阜宁、涟东、淮安5县为五分区,路东的盐东、射阳、阜东、滨海4县为十一分区;9月,五分区和十一分区又合为五分区,仍辖9县。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

1948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起,随着国土沦丧,国民政府所控制的江苏省境也在不断收缩,最终连江苏省政府也流亡到了省境之外;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辟了敌后根据地,与日伪势力坚持斗争。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时,江苏省的建置已不存在,而是由苏北、苏南2个行署区代替,加上南京市,共有3个省级政区;在省级行署区之下,凡设有8个专区与1个行署直辖市;县级单位则有70多个,比南京政府时期多出10余新县,总之,江苏的政区面貌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


盐城

1949年5月,苏皖边区一、五分区改为泰州行政区和盐城行政区,盐城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滨海、淮安、涟东9县,东台、台北属泰州行政区;11月,盐东、阜东分别并入射阳、滨海。



新中国成立后

1976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局势走向稳定,为了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便利而作的区划调整逐渐增多,一些不成熟的县、市遭到裁撤,省级政区也进行了合并,最终在1953年初,南京市、苏南行署区和苏北行署区重新并为江苏省,省会定于南京。此后,江苏与周边各省市的边界又发生过多次变化,1955年盱眙、泗洪县由安徽划入江苏,同时江苏的砀山、萧县割与安徽,1958年江苏的川沙、松江、崇明等7县划归上海市,在县级以上精度,江苏的新省境就此确定了下来。


盐城

1950年1月起,东台、台北划属盐城行政区;6月,涟东县划属淮阴行政区。


1951年7月,台北县更名大丰县,建阳县更名建湖县。

1966年3月,析滨海县中山河以北建响水县。

1968年3月,盐城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各县相继成立县革委会。


1971年5月,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仍辖8县。

1978年10月,撤销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盐城地区行政公署


改革开放后

1999年、2009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改革开放后,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共中央在1982年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制度的指示,并首先在江苏省试点。1983年1月,江苏省全面推行新体制,地区全部撤销,各县级单位划由南京、无锡等11个省辖市(地级市)领导。1996年7月,随着泰州、宿迁市分別从扬州和淮阴市中分出,辖13个地级市的格局终于形成。在县级层面上,江苏的政区调整还要频繁得多。1999年底,江苏凡有44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33个县,2009年底的江苏则共有市辖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25个。截至2018年底,江苏共有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通过县级政区的变化,可以窥见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盐城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盐城地区和盐城县,建省辖市盐城市,同时将原盐城县盐城镇范围设置为市城区,原盐城县农村范围设置为市郊区,全市辖东台、大丰、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7个县和城区、郊区2个区。


1987年12月,东台撤县改市。



1996年7月,市郊区改设盐都县;8月,大丰撤县改市。



2003年,市城区更名亭湖区,同时撤销盐都县设立盐都区。


201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



一图一世纪

弹指一挥间


来源:方志江苏、盐城发布综合整理

组稿:于雷   倪蕊   编辑:韩昕栩

?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