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硬核陪读!50万买房车住女儿学校门口,网友热议

  • 毁了 悔了
楼主回复
  • 阅读:1874
  • 回复:1
  • 发表于:2019/4/15 18:24:19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阜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古至今,父母们为孩子可是操碎了心。


  朱先生家住浙江温州永嘉县,女儿欣欣在市区上小学,上学单次车程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孩子上学太远怎么办?于是,朱先生想出了一个霸气的解决办法——花50多万元买了一辆房车,停放在学校对面,这样女儿出校门就到了“家”


在车上可以下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在车上可以学习、睡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孩子吃住

都在校门口的房车上


  最近这段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一辆房车都会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门口对面出现,到了周五放学才会开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房车的主人是永嘉县的朱先生,为了照顾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欣欣(化名),他特意花50多万买了房车停在学校门口,让妻子和母亲轮流陪读。


  “主要还是考虑到女儿上学,希望她可以多点时间休息。”欣欣的妈妈吴女士告诉记者。


  房车大约四五米长,内部空间不大却五脏俱全,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版的单身公寓,里面厨房、卫生间、小客厅和床应有尽有,还配备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欣欣如今上小学四年级,她就读的温州市箍园小学国际部就在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里面。


  房车内还贴着欣欣的《本学期周计划表》,上面写着她周一至周五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30分早饭,7点30分-7点50分晨读,7点50分上学……下午放学后返回房车作业,9点前洗漱完毕睡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吴女士说,孩子白天在学校上学、吃饭,每周一至周四下午,自己会和欣欣奶奶轮流给孩子烧饭,然后照顾孩子起居、陪她睡觉,等到周五放学,再开车把孩子接回永嘉。


买房车的提议

最早还是孩子提的


  吴女士说,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当初一家人在温州考察了很久,最后选择了温州市籀园小学国际部。


  但是从家里到学校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刚开始两年,一家人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来选择让欣欣住校。


  “住校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成绩一直不太稳定。”到了三年级,父母还是把欣欣接出学校,安排她走读。


  可是时间长了问题又出现了。


  “一天有好几个小时在路上,孩子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磨蹭到10点才睡觉,每天都睡不足8小时。”长时间睡眠不足,欣欣出现脾气暴躁、焦虑等症状。吴女士说,除了孩子受影响,家人也十分辛苦,一天至少要开车四趟。“早上送到学校再开回永嘉,晚上再开车去接,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


  吴女士表示,家人曾考虑过在附近租房,但他们发现学校位置相对比较偏,距离学校最近的房子步行也要十多分钟,而且租金也不便宜,加上家里还有一个二宝需要照顾,租房的话无法两头兼顾。


  买房车这个决定,还是欣欣自己提出来的。“孩子去年年底就在念叨,说这样就不会在路上浪费时间。”起初,家长对孩子的提议并没有上心,后来孩子念叨了好多次,一想也是可行之计,这才在年初花50多万元买了房车。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房车陪读非长久之计

但“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如今,欣欣住房车已经一个多月。白天孩子上学后,吴女士就返回永嘉打理生意,等到下午孩子放学前再赶回。每周五孩子放学后,吴女士再把房车开回永嘉充电、清理生活垃圾,并准备下周的生活用品,周日晚上或周日一早再开回学校。


  “自从把‘家’安在校了门口,孩子每天晚上8点多基本已入睡,早上7点多起床,睡眠时间比走读那会儿多了差不多4个小时。吴女士说,这段时间以来,孩子睡眠充足,在学习上也自律多了。


  不过,房车陪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吴女士也说了,一家人已给欣欣物色了杭州的一家学校,下半年可能会将孩子转到杭州就读。


  “这些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别人口中的‘折腾’。”在吴女士看来,女儿的学习可能是一家人最关注的事情。



来源:钱江晚报(ID:qianjiangwanbao),记者:汪子芳,温州商报


  
  • 青苹果装饰
  • 发表于:2019/4/16 7:45:37
  • 来自:江苏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有钱、任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